鋼鐵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材料。經過多年努力,我國鋼鐵工業實現了產業規模由小到大、產業技術水平由低到高、產業競爭力由弱到強的歷史性跨越,具備了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中乘勢而上的基礎和底氣。
同時,也要看到,我國鋼鐵工業仍然存在原始創新能力不強、科技創新資源整合不夠、需求和供給發展不平衡不充分、部分下游行業所用鋼材產品仍需迭代升級、綠色低碳發展水平有待提升等問題。要系統、全面地解決上述問題,必須加大基礎研究,依靠創新驅動,增強自主創新能力,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;必須強化產業鏈上下游協同攻關,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對接,形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強大合力。
為此,我們在《中國鋼鐵企業研究院院長上海共識》和2023年鞍山鞍鋼版的基礎上,共同倡議并承諾:
一、我們的使命共識:胸懷“國之大者”,服務國家戰略
(1)聚焦鋼鐵材料升級,支撐下游產業高質量發展。我們將持續推動鋼鐵產品提質升級,以“高強韌、長壽命、高功效、低碳排”為導向,強化供給側改革,為市場提供更好的鋼材。開發優質鋼材支撐國家新質生產力的發展,支持核電、水電、風電、光伏、輸變電等領域建設,推動建筑、交通、家電等下游行業用鋼標準升級,引導高性能鋼鐵產品推廣應用。我們將強化全生命周期綠色低碳鋼材的研發和應用,支撐全產業鏈低碳化發展。
(2)提升自主創新能力,突破關鍵材料供應瓶頸。面向航空航天、海洋工程、高速鐵路、電子信息、船舶、高端及重大裝備等國家戰略需求,重點發展高品質特殊鋼、高端裝備用特種合金、高溫合金、核心基礎零部件用鋼等小批量、多品種關鍵鋼材,創新一批“專精特新”產品,實現關鍵核心制造技術方面“急需緊缺”突破,筑牢我國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屏障。
(3)推進鋼鐵產業數字化轉型,創建智能化鋼鐵生態圈。加快融入國家數字經濟戰略,推進5G、工業互聯、人工智能等技術在鋼鐵行業的應用,構建覆蓋上下游產業鏈的數字化能力體系,提升自主可控水平。加大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模型融合發展,提升產品開發和技術研發效率。聚焦制造產線智能化、設備運維智能化,在工業軟件、智能裝備技術領域,培育一批技術推廣應用場景,在礦山開采、鋼鐵生產領域實現一批智能制造關鍵共性技術突破。我們將積極開展數字化轉型示范推廣,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示范車間、工廠,構建智能生態圈。
二、我們的責任共識:堅持綠色發展,繪就碧水藍天
(4)積極實現綠色制造,打造低碳鋼廠。落實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決策部署,實現低碳轉型,鋼鐵行業責無旁貸。我們一致承諾積極參與全國碳市場,推進現有鋼鐵流程的深度脫碳,加大投入研發綠色低碳關鍵核心技術,探索零碳鋼生產新工藝,加速建設一批示范項目,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套低碳冶金工藝技術和裝備,助力國家“雙碳”戰略目標如期實現。
(5)積極實現與環境和諧共生,打造綠色工廠。我們一致承諾,推動鋼鐵行業如期實現超低排放改造,鞏固改造成果,創新提升技術效能,降低投資運行成本。努力建設清潔生產環境友好型鋼廠,共建城市亮麗風景線。積極推進鋼鐵與建筑、電力、化工、有色等產業耦合發展,提高鋼渣等固廢資源綜合利用效率,大力推進企業綜合廢水、城市生活污水等非常規水源利用。
(6)實現更高水平制造綠色,助力全社會低碳轉型。我們將進一步通過技術創新降低制造、應用成本,面向行業推廣最佳可用技術、最短生產流程和最短業務流程,推動“因地制宜、能盡其用”,推進直裝直軋等工藝路徑優化及全流程極致能效,實現消耗更少資源,制造更高性能鋼鐵材料。樹立全生命周期理念,推動鋼鐵全產業鏈EPD平臺建設,制定中國低碳排放鋼標準,加強與上下游產業和國際產業互認互信,促進全社會使用更加低碳的鋼鐵材料和全社會低碳轉型。
三、我們的合作共識:加強協同創新,共建原創技術策源地
( 7)我們一致倡導全行業協同,建立“產學研用”合作。共同開展重大工藝創新,圍繞低碳冶金、智慧工廠、節能環保等關鍵共性技術,加大創新力度。我們將大力推動鋼鐵企業與合作伙伴構建戰略合作關系,重點圍繞“碳中和”前沿性、顛覆性重大技術,建設開放共享的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體系、資源開發和供應體系、人員培養和交流體系,推進創建國家碳中和技術創新中心。
( 8)我們一致倡導產業鏈協同,挖掘合作的價值。建立健全關鍵領域鋼鐵新材料上下游合作機制,共同促進材料開發和市場應用的有機銜接。強化產業鏈應用場景互聯互通,提升鋼鐵材料對產業鏈可持續發展的支撐作用與價值創造能力。我們一致認為應發揮新材料生產應用示范平臺作用,搭建重點領域產業聯盟和推廣應用平臺,對關鍵核心材料的設計開發、裝備制造、服役性能評價等開展材料國產化及應用技術研究,建設國產材料制造與應用綜合數據體系,打通創新鏈價值鏈,爭創國家級創新平臺。
(9)我們一致倡導國際協同,通過合作實現共同進步。開放、交流、合作、共享是有效應對人類共同挑戰的必經之路。形成自主、開放、面向基礎研究和共性技術的國際合作創新生態,加大開源合作生態及體制機制建設,加快從跟隨創新向原始創新的轉變,同時向世界鋼鐵新興國家和地區分享中國先進技術。我們一致倡導在世界范圍內加大企業科技領軍人才交流、合作和培養,引導高端創新人才向鋼鐵行業集聚,聚天下英才,為中國及世界鋼鐵的技術進步做出重要貢獻。 |